鹏鼎控股全球化布局生产基地,让中国制造带动世界制造
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,中国制造业正积极迈向国际化,推动全球制造业的发展。作为全球最大的印制电路板(PCB)企业,鹏鼎控股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公司副总经理兼董秘周红表示,鹏鼎控股约80%的主营收入和利润来自海外市场,未来将在扩产和海外产线布局方面持续发力。目前,鹏鼎控股在中国大陆拥有深圳、秦皇岛和淮安三大生产基地,并在台湾高雄投资建厂,预计明年投产。此外,公司在印度设有园区,主要进行后段组装,并计划在泰国建立新园区,以满足服务器和汽车产业不断增长的需求。
鹏鼎控股的全球化布局,源于客户对多元化供应链的需求。一些客户希望产品不仅在中国生产,同时也能从海外工厂供货,以降低供应链风险。因此,海外产能的扩张成为必然选择。周红强调,全球化布局是国际化公司的必然要求,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,企业走出去、带动世界制造业发展,是中国企业的责任。
近年来,中国制造企业加速国际化步伐,海外建厂成为趋势。据统计,2022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.4亿元,增长7.2%,其中制造业领域投资增长22.4%。企业“走出去”的主要动因包括拓展国际市场、确保客户及时供应、寻求更低成本和规避贸易制裁等。例如,上汽集团在泰国、印尼、印度等地建立生产基地;比亚迪在泰国建设首家海外电动乘用车生产厂,并计划在越南建造汽车零部件工厂。
然而,制造业国际化也面临挑战。企业需理解并满足国际市场标准和法规,确保产品质量和交期,规避汇率风险,妥善处理劳工问题,并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。例如,福耀玻璃在美国设立工厂时,坚决不允许设立工会,以维护企业运营稳定。
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和技术革命推进的背景下,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呈现新趋势。企业正拓宽视野,深化区域布局策略,加大在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力度,同时深化对欧洲和非洲等传统市场的投资。此外,企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、绿色低碳转型,构建高效供应链,推动产业升级。
总之,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布局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,也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,中国制造企业将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,推动世界制造业迈向新的高度。